7月15日,国民经济“半年报”出炉。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同比增长5.2%。
“三驾马车”中,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31.2%。上半年,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
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GDP增长已经达到5.3%,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下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能够保持,众多国际机构和投行也对中国经济抱有乐观预期。
上半年经济运行突出“稳”
“上半年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运行‘稳’。”盛来运表示,如何判断“稳”,要看四大宏观指标。
首先是GDP,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上半年5.3%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稳中有升。
第二个指标是调查失业率,上半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月度调查失业率基本在5.0%~5.4%区间波动,显示今年以来就业总体平稳。
第三个指标是居民消费价格CPI,整体来看,上半年物价低位运行,基本平稳。盛来运表示,虽然上半年有几个月CPI同比下降0.1%,但是6月份已经由负转正,增长0.1%,且6月份核心CPI已经回升到0.7%。
最后一项指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从以上四大宏观指标看,我们认为经济运行‘稳’的主基调没有变。”盛来运说。
投资名义增速下滑,但实物工作量并不低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4.9万亿元,增长2.8%。一季度为增长4.2%,上半年的投资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
对投资增速的回落,盛来运解释,2.8%是名义增速,其中包含了价格因素。今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尤其是建筑材料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影响到投资增速下滑。
扣除相关物价影响,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5.3%,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全年实际增速提升了0.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国家统计局供图
“所以,投资增速回落幅度不像名义增速显示得那么大,基本是平稳的。”盛来运特别强调,考虑到价格因素,投资的实物工作量并不低。
当然,投资增速波动和小幅回落也反映出当前面临的现实情况和深层次原因。现实情况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价格下行、企业竞争加剧,相关市场主体投资决策更加谨慎。从深层次因素看,我国新旧动能转换,传统行业投资相对比较饱和,一些产能要出清,比如房地产投资今年上半年继续下降。传统产业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内也会加大投资增长压力。
不过,盛来运也表示,增速放缓不意味着投资空间收缩,我国投资潜力仍然非常大,像新质生产力、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补短板”方面都仍然需要有效投资。
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今年消费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盛来运介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且呈现逐季提升态势。
在上半年5.3%的经济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达到52%,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
“假日消费”是上半年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拉动。上半年拥有春节、五一、端午三个假期,外出人数屡创新高,同时,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大,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增多,五一、端午假期,适用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2.7%、59.4%。
上半年,与假日旅游相关的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受此影响,服务零售额的增长快于商品零售额,服务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继续提升。
此外,从消费类型上看,部分升级类消费、绿色消费、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均增势较好。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增长仍然较快。
上半年消费的出圈表现离不开政策的带动,今年,我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码,补贴领域扩围。近期,部分地方“国补”放缓,下半年补贴是否还会持续?会如何影响下半年的消费增长?
盛来运表示,有关方面已经宣布,下半年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在陆续出台,各地也会继续出台相关措施促消费,因此对下半年的消费充满乐观预期。
CPI结束连续4个月负增长“回正”
物价关系到经济增长,也关系到每个人的消费行为。6月份,CPI同比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的负增长,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回升至0.7%,创下近14个月来的新高。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国家统计局供图
对CPI的“回暖”,盛来运表示,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是主要拉动力。
一方面,在“两新”政策支持下,家电类、办公用品类价格6月份均出现上涨。另一方面,来自国际市场的传导,原油价格上涨减缓了能源价格下滑对CPI的压力,贵金属价格上涨带动国内相关铂金饰品价格明显上涨,也对CPI的止跌回升起到支撑作用。
此外,6月份高温多雨,蔬菜的供应受到一定影响,海产品、水产品、牛肉价格也出现阶段性回升,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6月份CPI由负转正。
盛来运表示,上半年价格低位运行具有阶段性,外部环境变化加大了价格下行压力,同时,国内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与传统动能如房地产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的价格在持续调整。同时,与新动能相关的价格还在上涨。
“由于新动能成长还难以对冲传统动能调整的压力,所以总体上价格仍在调整。”盛来运表示。
对CPI下阶段走势,盛来运认为,随着翘尾因素减弱,各项支撑因素加持,总的判断,下半年价格会低位温和回升。
■解读:上半年5.3%的增速好于预期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认为,受益于两会和政治局会议“能早则早、宁早勿晚”的基调,一季度政策效果较为明显,当季GDP增速达到5.4%。二季度,随着外部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同时内需不足问题有所暴露,GDP增速有所回落。不过,整体来看,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了较好增长势头,5.3%的增速好于预期。
上半年数据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
比如,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仍是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负面影响因素。此外,上半年出口表现较好,与“抢出口”关系密切,但鉴于特朗普的多变性,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给下半年的出口增长带来挑战。下半年的消费增长也需要解决可能出现的季节性等问题,避免后续乏力。
马泓认为,总体上看,三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会依然面临“逆风”,现有政策均不具备退出条件,不仅不能退出,还应该适度加码。建议经济主管部门早做准备,储备和出台针对性政策,以缓和各方面冲击,预计下个阶段宏观政策仍将保持积极姿态。
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